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土家织锦
时间:2022-07-15来源:本站
7月10日,williamhill官网“土家织锦西兰卡普宣传大队”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工作队前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进行为期10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社会实践项目将拍摄一部不低于6分钟的专题片,同时作为williamhill中国官方网站202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成果。
实践主题
《西兰卡普的新生——于飞梭之间发出新芽》
实践目的
本次拍摄主要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土家织锦西兰卡普作为非遗在当下互联网趋势下是如何适应市场环境并取得发展的。同时,西兰卡普传承人致力于推动折叠式织锦机走进千家万户,帮助村民增收致富。本次拍摄将宣传西兰卡普作为一项非遗文化如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徐超、刘飘
李倩九月、周宇、黄邵雅、丁书琦、刘心语、陈琳、曲蕊
西兰卡普是土家族非常重要的文化艺术,也是我国最早的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而且也向人们展示着复杂精湛的工艺技术。
乡村振兴背景下应注重文化阵地的建设以及非遗文化的传承,借助文化途径不断为乡村振兴提供充足的精神动力,基于此,本团队成员对乡村振兴背景下西兰卡普的艺术传承创新进行思考探究并利用所学专业技能拍摄相关专题片。
为充分了解拍摄对象,“土家织锦西兰卡普宣传大队”于五月初就开始与实践地取得联系并在网络上查阅大量资料文献全面了解西兰卡普。7月11日起,团队所有成员正式前往西兰卡普生产基地亲身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西兰卡普生产基地的工作人员热情地向团队成员们介绍了西兰卡普的生产工序、织锦机的历代创新以及田若兰老师在传承中的执着坚守。
团队成员对西兰卡普传承人田若兰女士进行了深度采访,了解她十多年来对西兰卡普的传承与创新的心路历程。
“我更愿意‘西兰卡普’适应时代,融入人们的生活,而不是作为艺术品”仿佛成为了她一生所追求的方向。
实践期间,团队成员李倩九月、黄邵雅拍摄剪辑“三下乡”系列vlog,记录团队拍摄进展与幕后故事。
武陵巍巍,清江潺潺,在鄂西边陲,被大自然孕育而出的土家民寨,蕴含着许多“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土家文化。此次“土家织锦西兰卡普宣传大队”奔赴恩施探寻非遗文化西兰卡普,感受属于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将继续探索西兰卡普的故事。